原标题:木雕的济公,你是来搞笑的吗?
鞋儿破、帽儿破、身上的袈裟破,你笑我、他笑我、一把扇儿破……
这是小时候看《济公》时,印象非常深的两句歌词,这是对济公形象非常逼真的描述。
济公在我国民间,可以说是家喻户晓,妇孺皆知,很多影视剧都演绎了一个超具有喜感的活佛济公。
他虽然破衣服破鞋子破帽子破扇子,而且举止看起来比较疯癫,但是其学问渊博,乐善好施,最后终成得道高僧,被列为禅宗第五十祖。
济公简介
济公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人物,其生于南宋绍兴十八年(公元1148年),圆寂于嘉定二年(公元1209年)。
济公的原名叫做李修缘,法名道济,其一生才华横溢,深知民间的疾苦,能够惩罚为富不仁之人,帮助苦难的百姓,所以人们非常的爱戴济公。
在民间,流传着很多济公的故事,他打抱不平,救人于危难之中,能够扶危济困,除暴安良,有着种种美德,被世人广为颂扬。
在木雕中,能够经常看到济公的形象,其神情各异,但大多都是非常欢乐的造型,让人看着就具有喜感。
尤其是黄杨木雕,多雕刻济公,其不拘小节的形象,非常受人敬仰。
黄杨木雕
黄杨木雕是我国浙江地区传统的民间雕刻艺术,主要是以黄杨木作为雕刻原材料,然后利用黄杨木其天然的纹理,以及大气的颜色进行雕刻。
黄杨木雕的题材大多都以民间传说中的人物为主,像济公、寿星、观音、关公、弥勒佛等等。
千年难长黄杨木
黄杨木的生长周期特别漫长,经过四五十年的生长的黄杨木,直径最多只有15cm左右,要想长到可用之材,最起码要经过几百年到上千年的成长。
相传是由一位民间的木雕艺人,偶然发现了黄杨木的质地非常的坚韧,而且细腻光滑,纹理细密淡雅,有着象牙般的质感,而且颜色还会随着时间而加深,呈现出一种古朴的美感。
黄杨木的木质硬度适中,非常适合用来雕刻小型的圆雕工艺品。
黄杨木的手法
因为黄杨木雕材质的原因,多见一些小型的圆雕作品,但是在黄杨木雕的发展中,已经从单体雕逐渐的发展到了拼雕跟群雕。
从普通的圆雕发展到了劈雕与根雕,技艺方面也是日渐成熟,雕刻成的木雕工艺品,观赏价值更高。
黄杨木雕的发展
黄杨木雕始于宋、元时期,盛行于明、清时期,主要是秉承传承,保持黄杨木雕的风格与神韵,然后进行大胆的革新。
一直到了晚清,黄杨木雕才发展成为独立的木雕工艺品,成为了案头摆设的艺术品。
随着黄杨木雕的发展,逐渐将精神文化都呈现在了黄杨木雕中。
在1915年,一件充满乡土韵味的黄杨木雕,在国际巴拿马赛会上获得了二等奖。
在以后的时间段中,黄杨木雕屡获国际大奖,从此黄杨木雕走出了国门,走向了世界。
从一个小小的济公木雕,就能够将黄杨木雕的神韵展现出来。
黄杨木雕本身就是非常难得的木材,这也让黄杨木雕在具有欣赏价值的同时,也具有了非常高的收藏价值与投资价值。
【雕刻艺术】
版权说明
雕刻艺术原创;版权归属原作者;转载请注明出
责任编辑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