泥塑大师 楼永泉

楼永泉

    1998第二届浙江省工艺美术优秀技术人员、2010第四届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
楼永泉

    楼永泉

    分享
  • 大师介绍
  • 大师作品
  • 人物名称:楼永泉

    出生地址:

    出生日期:1947/12/15

    行业类别:石雕  泥塑

    荣誉称号:1998第二届浙江省工艺美术优秀技术人员、2010第四届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

    代表作品:

    楼永泉石雕《史湘云》 楼永泉石雕《史湘云醉眠芍药茵》 楼永泉石雕《湘云眠芍》 楼永泉石雕《献寿图》 楼永泉雕塑《渔乐》 楼永泉雕塑《天女散花》 楼永泉彩塑《孔子》 楼永泉彩塑《戚夫人》 楼永泉蜡像《清代仕女》 楼永泉作品合集 楼永泉泥塑《西施?纱》
    大师详情

    人物简介

    楼永泉,杭州人,1947年生。1960年9月进杭州工艺美术学校,就学石雕专业,青田石雕知名艺人黄云楠是他的专业教师。在校期间还比较全面地学习了绘画、泥塑、文化、理论知识。后期又受学校的指派在名家荟萃之地——浙江省工艺美术研究所,随石雕名家潘雨辰老师进修了一段时间。潘老师以及省所内诸位名家佳作,使其深受熏陶。

    于1964年8月首届毕业,被分配在杭州市工艺美术研究所从事工艺品的创作工作,直至2001年9月退休。1998年被评为第二届浙江省优秀工艺美术专业技术人员,2010年被省政府授予第四届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荣誉称号。

    楼永泉在五十年的从艺生涯里,搞石雕、搞蜡像、搞雕塑,重在搞人物创作。他具有较强的创作设计能力,其作品不论男女老少,形神兼备,颇为生动。他尤其擅长仕女创作。

    在80年代中期以后的二十多年里,楼永泉主要是参于了研究所在国内率先开发蜡像的研制工作,开创了《杭州蜡像》。同时还创作了多件雕塑、彩塑作品。


    人物经历

    1960.8.9进杭州工艺美术学校

    1964.8分配到杭州工艺美术研究所

    1969.12-1972.12研究所在文革期间撤销在杭州无线电专用设备二厂作车工

    1972.12国务院下达46号文件研究所恢复,回所工作

    2001.9退休



    个性特点

    有正义感,为人正直 明辨是非,主观固执,容易冲动,善良,喜欢独处安静。

    艺术传承

    1960至1964工艺美术学校学石雕专业,实习其间拜浙江省工艺美术研究所石雕名师潘雨辰学艺。

    艺术成就

    楼永泉在五十年的从艺生涯里,搞石雕、搞蜡像、搞雕塑,重在搞人物创作。他具有较强的创作设计能力,其作品不论男女老少,形神兼备,颇为生动。他尤其擅长仕女创作。

    楼永泉早年创作了多件石雕仕女作品:以红楼梦人物史湘云“醉卧芍药茵”的情景创作的《史湘云》,被入选1978年全国工艺美术展,后被选送日本展览,并发表在1979.4人民画报上。他撰写的《谈石雕(史湘云)的创作体会》,获1979-1980年浙江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。

    他在传统仕女技法的基础上,兼收并蓄了牙雕、绘画、戏剧化妆等多种艺术元素,多年积累,形成了自己创作风格的艺术理念:仕女作品要力求神、形兼美。“神”是神情形像美,面部刻画必须精到,五官要细致入微。要善于把古典传统的美和现代审视的美有机地揉合起来,更具美的神韵;“形”是形体线条美,要十分讲究身形姿态的造型美。只有做到“形神兼备,工而不佻、精而不俗、简而不陋”才具有艺术感染力,才能创作出让当代人喜闻乐见的唯美重情的仕女人物。

    在80年代中期以后的二十多年里,楼永泉主要是参于了研究所在国内率先开发蜡像的研制工作,开创了《杭州蜡像》。创作了许多蜡像作品:杭州《吴山先贤堂》的明清名人蜡像《陈端生》,获工艺美术百花奖二等奖;广州文化公园《汉匈和亲》组像;广州黄浦军校辛亥革命历史名人《孙中山》等;上海大观园、为泰国商家订制的红楼梦人物《宝黛对弈》、《读西厢》等;杭州西溪湿地的《蕉园七君子》清代仕女等等。《杭州蜡像》遍布全国各地的旅游景点。中央、省市电视台曾经为《杭州蜡像》多次做过专题报道。当年正因为是《杭州蜡像》的首发兴起,才引发了国内多家蜡像产业蓬勃地发展起来,《杭州蜡像》功不可抹,这是不争的历史事实。


    荣誉职称

    第四届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

    中级工艺美术师

    曾任浙江省工艺美术学会首届石雕学组副组长


    上一条:刘小平

    下一条:卢江晓

    二维码
    扫一扫访问当前网页
    空间
    QQ
    微博
    更多
    关闭
    其他人还关注
    我要发布
    供应
    求购
    动态
    相册
    我要开通
    更多
    关闭